兩岸攜手讓自行車產業“跑得更快”
“風在前,無懼。”這是當下正在兩岸同時上映的電影《破風》中的臺詞,這部以自行車運動為題材的青春勵志片大概又會勾起許多人對自行車的喜愛。有業者稱,隨著這部影片的熱映,勢必給兩岸帶來新一輪的自行車運動時尚風潮,為自行車產業帶來更加生機勃勃的情景。
自行車在中國有著近百年的歷史,發展至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它的代步功能逐漸淡化了,然而它并沒有退出市場,反而演變成為一種集休閑健身、娛樂游玩和運動競技為一體的重要運動工具。那么,在這個角色轉換過程中,被兩岸都列為重要產業的自行車業如何深化合作,拓展優勢,共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繼續健康發展呢?
■大陸自行車仍以低端為主
“看完《破風》,我也有購買一輛自行車的沖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避免堵車,省時間。”日前,在王府井步行街,剛從影院出來的市民張勇對記者說,“不過,目前市場上,自行車品牌和種類繁多,既有臺灣品牌也有歐美品牌,而像鳳凰、飛鴿這樣的大陸品牌卻比較少見。”
據了解,目前在大陸自行車市場上,雖然一些大陸品牌自行車影響力猶在,但是,能分到的市場份額已經不多,而臺灣自行車品牌卻異軍突起,占據了大陸市場半壁江山。
“這是大陸品牌自行車沒有及時跟進市場需求變化的結果。”天津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龔曉燕表示,大陸品牌自行車在新的潮流上起步太晚,在設計和新材料運用上跟不上形勢發展,無法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對潮流的要求,所以,在競爭中處于下風。
“好的自行車都非常重視車架的工藝,在這方面,大陸自行車與臺灣自行車相比至少有5年的差距。”在北京市豐臺區方莊附近一家自行車店內,店主王偉對記者說,同臺灣自行車相比,大陸產品無論是材料、設計還是加工工藝明顯低一個檔次,因而,市場銷量低。
作為一位有著10年自行車營銷經驗的“老車迷”,王偉同時坦言,臺灣品牌在銷售的同時,還組建了單車俱樂部,定期舉辦騎行活動,通過車友口碑傳播帶來更多客戶,促進銷售。此外,他們還通過提供終身維修服務,來搶占市場,拓展自身影響力。“這種一條龍的全程服務正是大陸品牌所缺乏的。”
“雖然大陸品牌自行車銷量下滑,但自行車產業在大陸絕不是‘夕陽產業’。”中國自行車協會秘書長郭文玉表示,隨著大陸民眾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為開發新產品帶來了可能性。另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年輕人對自行車的款式和花色不斷提出新要求,也成為自行車發展的基礎。
“盡管人們對自行車需求和定位有所轉變,但目前大陸自行車仍以低端為主,中高端自行車市場始終是臺灣品牌和歐美品牌在引領創新和時尚。”龔曉燕表示,受種種因素影響,低端自行車仍占大陸市場銷售額的35%以上,近年來這一比例還在不斷上升,“培育更多中高端自行車品牌是大陸自行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臺灣產業鏈完整附加值高
“自行車產業是臺灣的優勢產業,不僅設計和創意具有優勢,也形成了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臺灣太平洋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曾浩彥對記者說,經過50多年的發展,臺灣自行車產業在業者的努力及臺當局的支援下,經歷了裝配、生產、擴大出口、產業轉型及國際化等四個階段,“成功的因素在于臺灣有良好的合作生產及創新網絡。”
曾浩彥表示,由于臺灣地處亞太地區轉運中心,對于世界各地的先進技術資料較易取得,同時也相當注意世界潮流,所以能夠針對消費者的要求,積極開發各種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為了提升研發創新的能力,島內業者還組成了A-Team戰略聯盟群體,通過上下游的集體努力,提升整體競爭力,創造差異化優勢。
“A-Team成立以來帶動了臺灣自行車產業整體升級,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臺灣美利達公司副總經理鄭文祥表示,A-Team定位臺灣的自行車產業不僅是“質”的改變更是“價值”的提升。
據了解,近幾年來,雖然大陸的自行車年出口量是臺灣的10倍,但出口總值僅為臺灣的兩倍。在自行車出口平均單價方面,2002年以前,臺灣自行車平均單價是大陸的兩倍,但是近幾年,臺灣的平均單價年均增幅達11.7%,達到大陸的6倍。“目前,臺灣自行車已成功地在全球占據高端、高附加值市場,而大陸則主要為發展中經濟體市場。”鄭文祥說。
“自行車結合休閑、健身也讓臺灣自行車產業蓬勃發展。”臺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羅祥安說,自行車騎行在臺灣儼然成為全民運動,為了給騎行者創造良好的環境,許多地方專門設置了各具特色的自行車道,“臺灣的自行車道已超過4700公里,今年還會完成超過1000公里的環島自行車道。”
“從研發到生活型態的整合變成智能城市的一部分,是臺灣自行車產業的特色。”郭文玉表示,臺灣自行車的出行比例約在50%至55%之間,而大陸的自行車出行比例只有10%左右,“自行車出行比例越來越少,癥結在于道路設施缺乏,許多城市雖然規劃了非機動車道,但有的道路太窄,有的變成了機動車停車位,讓自行車無路可走,最終只能跟汽車搶占馬路,臺灣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措施,值得大陸借鑒。”
■兩岸分工互補深化生產合作
面對新形勢,兩岸業界應當如何合作呢?
“大陸和臺灣均是全球自行車市場的重要產銷地,未來應以提高兩岸業界競爭力為核心,推動科技進步和騎行文化的拓展。”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表示,科技進步是行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兩岸業界應不斷深化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兩岸自行車產業不僅在市場、管理、資金、人才等方面互補性高,而且在產品精神重視層面,也能互補。”龔曉燕表示,臺灣市場規模小,技術設備較為先進,資金充裕且公司管理能力高,成本競爭觀念強,而大陸市場潛力大,發展較快,比較重視生產和人力資源等,因而,只要將大陸廣闊的市場和臺灣先進的技術結合起來,雙方分工互補,在亞洲乃至全球的競爭力都將會有更大的提升。
“目前,兩岸自行車產業不僅在研發、技術等方面的實質合作不多,而且在生產環節的合作深度也不夠。”曾浩彥說,臺資企業雖然在原材料、零部件采購、人才使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在地化傾向,但并未真正融入大陸經濟,很少與大陸企業形成上下游的產業關系,“未來兩岸自行車企業應思考如何在資源共享上更上一層樓,成立戰略聯盟是一個很好的策略選擇。這樣,既有利于降低兩岸產業鏈中的加工制造成本,形成更加完整和更低成本的產業鏈,大陸也可以充分借鑒臺灣經驗,與臺灣共享分工優勢,共同迎接激烈的國際競爭。”
“要增強兩岸自行車產業的競爭力,還需制定出共同的產業標準。”羅祥安表示,如果兩岸在產品標準方面有了共識,能夠共同制定一個區域性標準,就可以進一步向國際標準靠攏。“大陸在標準方面做得很好,兩岸業界目前所要做的是如何使臺灣的標準歸于大陸的ISO框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