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移動互聯網公司做新自行車不靠譜?
截至目前,國內已對外公布旗下新自行車計劃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有兩家,百度和樂視,雖然他們的整車目前均未實現量產發(fā)貨,但新的攪局者小米即將登場。
廢話不說,大飛先給大家爆料:
被砍掉的DuBike:在“【大飛刨坑】消失的百度新硬件”中,我曾提到過這輛自行車,這款在當時便已邊緣化的產品最終沒能逃脫被砍掉的命運。
“做完最后一兩千輛車,就丟給捷安特了。”一名百度IDL的工程師告訴36氪。
超級自行車勢必跳票:4月初的發(fā)布會上,樂視體育副總裁李大龍宣布:“超級自行車將在6月發(fā)布整車,7月量產發(fā)售,并將在下半年和飛鴿研發(fā)兩款新車。”
6月、7月、下半年,這三個不同的時間點對應著發(fā)布、量產和研發(fā),但實際情況卻不如這個時間精確。
殺手小米入局:7月底至8月初,我們可能會看到小米的兩款新自行車,一輛山地,一輛通勤。
從去年第四季度起新自行車開始在互聯網圈內“泛熱”,但多半年過去了,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整車一輛都沒來。
在“【大飛刨坑】新自行車正三分天下,需步步為營”中我曾判斷,要符合商業(yè)競爭的規(guī)律,行業(yè)內的佼佼者數量必然有限,“新出行”領域同樣如此。創(chuàng)業(yè)公司占據了數量上的優(yōu)勢,兩家整車和兩款App+新硬件共四家公司會“冒尖”;互聯網梯隊有且只有一個名額;傳統(tǒng)車廠會出兩家,一家出整車,另一家選擇方案合作。
雖然互聯網公司有一個名額(目前看來是小米和樂視之間的直接P.K.),但并不具備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拼勁兒和傳統(tǒng)車廠的底氣。如果理性的看待新自行車,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優(yōu)勢很單薄,產品不靠譜的原因有以下這些:
首先,新自行車不是移動互聯網公司的主營業(yè)務。在百度內部,“緊密和公司主營業(yè)務結合”一直是產品立項或推進的“至理名言”。反觀小米和樂視,同樣的現實問題依舊存在。
講求快速試錯更新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沒功夫在自行車上“較勁”,更不會投入過多的資源。
其次,互聯網公司得不到傳統(tǒng)供應鏈的支持。今年初,小米和百度都曾接觸過供應鏈,希望以每輛成本1000元的價格,向工廠下100萬輛的訂單,結果都是直接被拒。
舉個簡單的例子,移動互聯網公司“抱”著需求和鈔票找傳動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喊:“我要”。但市場上質量最佳的日本SHIMANO只能做到“錢當場留下,兩年后發(fā)貨”的不爭現實,這對互聯網公司來說根本等不起。
截至目前,互聯網公司還鮮有在新硬件上取得成功的先例,比新硬件還復雜的自行車只會更難。
第三點很致命,移動互聯網公司都沒有想清楚新自行車對大眾和本身的需求。當我看過百度和樂視的自行車demo時,“新自行車”已被依附上了“智能 ”的魂兒,暫且不說消費者,可能研發(fā)人員都未必想要騎著“這么輛車”出門。
5月剛過,北方迎來了“最純粹”的夏天,這季節(jié)是騎行的開始,希望能在這最適合的時間,先看到你們的整車。